News developments

拓联建材新闻动态

中国水泥路面修补材料高端品牌

黄土路基主要病害

2020-12-23浏览量: 1643发布者:

1 .边坡变形

黄土地区公路边坡病害破坏形式可归结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坡面破坏,包括剥落和冲刷 等;坡体破坏,包括崩坍、坡脚坍塌、滑坡和流泥等。

(1)坡面剥落

坡面剥落是黄土边坡变形的一种普遍现象,会发生在各种黄土层中。剥落与边坡所处 的位置、土质、易溶盐含量有关。一般阳坡比阴坡剥落严重;黏粒含量多的土易剥落;易溶盐 含量越大,剥落越严重;易溶盐含量在0.12%以下时,边坡剥落现象较少。虽然这种边坡变 形不是坡体整体变形,但对路堑边沟危害极大,会引起其他更严重的边坡变形或破坏,处理 也十分困难。剥落按其形态一般有以下4类:

① 鱼鳞状剥落:这种变形易发生在含易溶盐多(一般为1%〜2%)的地区,即新第四系 风积黄土和冲积洪积黄土中。

② 片状剥落:主要发生在新第四系风积和近代坡积的匀质黄土层中。这种土层的较陡 峻边坡表面,常形成一层厚3 ~4cm的硬壳,这层硬壳在自然营力作用下呈大块片状剥落。

③ 层状剥落:主要发生在冲积洪积黄土互层中,这类黄土多由黏土、砂黏土及砂等互层 构成。由于各层的岩性、含水率以及含易溶盐情况不同,使得风化的快慢和强烈程度也不尽 相同。一般黏粒含量高者,剥落快而严重,相比较而言,粉土粒和砂粒含量高者剥落较轻、较 慢,因而形成层状或带状的剥落现象。

④ 混合状剥落:边坡坡面剥落并非如上面那样类型单一,有时几种剥蚀类型同时出现。 这是由于黄土表层的剥落,直接同黄土的岩性有关,因而在同一坡面上可能同时出现几种类 型剥落现象的混合状剥落。

(2) 坡面冲刷

坡面冲刷是常见的公路边坡变形,会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坡面冲刷使坡面呈沟状或 洞穴状,一般形成坡肩冲刷坍塌、坡面冲刷串沟、坡面冲刷跌水、坡脚冲刷淘空、坡面冲刷沟 穴、岩石接触的冲刷沟穴等。黄土边坡坡面冲刷与土层、岩性、微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等有密 切的关系。

(3) 坡体崩坍

边坡崩坍是黄土土体沿节理面倒坍和下错的斜坡动力地质现象,是多种自然因素及人 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水、气温变化、人为因素 或地质运动等。对黄土而言,土层节理发育,边坡陡峻,在风化和水的冲蚀、浸润作用下,坡 脚严重冲刷,往往会使坡体崩坍。

(4) 坡脚坍塌

坡脚坍塌易在湿陷性新黄土中发生。因其结构松散,坡脚松软受水浸湿或冲刷会发生 坡脚局部坍塌,一般规模较小,但较普遍。坡脚坍塌是产生滑坡的前提,也有可能诱发规模 更大的坍塌。

(5) 滑坡

滑坡是土体沿着明显的滑动带或滑动面下滑,滑动面呈上陡下缓的圆弧状。其产生原 因,主要是由于黄土的强度下降引起的土体稳定性平衡破坏。大型滑坡常发生在松散结构 或湿陷性黄土层中,在新黄土中也会出现小型滑坡。滑坡多发生在老黄土和岩土间出现不 整合倾斜接触面处,此处的黄土本身稳定性差,遇水作用或其他条件如地震、大爆破等作用 下,极易产生土体滑移和崩坍。

(6) 流泥

呈斜坡状的黄土如果土质松散,具有渗水性较小的下卧层时,土体在地下水或在地下水 与地表水相互作用下浸润黄土土体,使土饱和形成塑性流动,称之为流泥。它可能诱发其他 病害,使边坡出现崩坍或滑坡等更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