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罩面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普通型罩面(简称罩面)、防水型罩面(简称封层)利 抗滑层罩面(简称抗滑层)三种。
1-罩面
(1) 适用范围。罩面主要用于消除破损、完全或部分恢复原有路基平整度、改善路基性 能等修复工作。
(2) 材料要求。
1) 结合料宜使用性能较好的黏稠型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西 性沥青。
2) 宜选择耐磨、强度高的石料。
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采用中粒式、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玛蹄脂结构;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可采用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结构;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可采用沥青表 面处冶层结构。
(3) 厚度要求。罩面厚度应根据所在路段的交通量、公路等级、路基状况、使用功能等 综合考虑确定。
1) 当路基状况指数、行驶质量指数为中、良等级,路面仅有轻度网裂时,可采用较薄 的罩面层厚(1〜3 cm)。
2) 当路基破损、平整度、抗滑三项指标都在中等级以下,又要求恢复到优、良等级时, 应采用较厚的罩面层(3〜5 cm)。
3)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罩面宜采用4〜5 cm的厚度;其他公路可采用较薄的罩面层(1〜 4 cm) o
4) 各级公路的罩面层厚度不得小于最小施工层厚度。
2. 封层
(1) 适用范围。封层主要用于提高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平整度和抗滑性能的修复 工作。
(2) 材料要求。
1) 封层的结合料宜采用乳化石油沥青、改性乳化石油沥青。
2) 矿料宜选用耐磨、强度高的石料。
3) 各种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可采用沥青稀浆封层养护,但宜采用粗粒式改性乳化沥青混合 料,其他等级公路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
(3) 厚度要求。
1) 交通量较大,重型车较多的路段宜采用厚约1. 0 cm的封层。
2) 在中等交通量路段宜采用厚约0. 7 cm的封层。
3) 在交通量小,重型车少的路段宜采用厚约0. 3 cm的封层。
3. 抗滑层
(1) 适用范围。抗滑层适用于提高路基抗滑能力的修复工作。
(2) 材料要求。
1) 选用适合铺筑抗滑表层的材料和沥青混合料。
2)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宜选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石油沥青、改性乳化石油沥 青作为结合料。
3) 选用抗滑耐磨的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
4) 所用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3) 厚度要求。
1) 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厚度不宜小于4 cm。
2) 二级公路宜釆用中粒、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也可釆用热拌沥青碎石或沥青表面 处治结构,厚度不得小于最小施工层厚度。
3) 三、四级公路可采用乳化沥青封层结构,厚度可为0.5〜1.0 cm。
(4) 施工要求。按规范规定,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确定罩面的路段,在罩面前必须完成各种病害的处治修复工作,并清除路面上的 泥土杂物。
2) 根据施工气温、旧沥青路面状况等因素采取相应施工工艺措施,罩面前必须喷洒粘 层沥青,确保新老沥青层的结合。有条件时,洒粘层沥青前最好用机械打毛处理。
3) 当气温低于10C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并不得摊铺沥青罩面层。
4) 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时,必须有固定的专业人员、固定的专业乳液生产和施工(撒 布、摊铺)设备、专职的检测试验人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稀浆封层撒布 机在使用前,应根据稀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集料、乳液、填料、加水量进行认真调试, 调试稳定后,方可正式摊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