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前期施工中,由于材料使用不当、施工方法不规范、养护不足以及后期行车负载和其他人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诸如空鼓、起皮、裂缝、露石子等质量问题。在进行修补时,必须根据具体的病害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修补方案,以提升其强度、改善表面美观度及增强抗冻融性能,从而迅速恢复通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泥路面问题及其修补方法:
01、空鼓与起皮
原路面通过敲击检查,若声音空洞,则说明存在空鼓。此时应标记空鼓区域,用电镐或切割机去除,并清洗干净。修补前确保路面湿润且无明水,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摊铺修补砂浆,厚度控制在0.3cm~3cm。
02、接缝明显
接缝处施工应尽量控制在10分钟内完成,确保砂浆料饱满平坦。使用消泡滚筒或穿钉鞋在刚摊铺的砂浆上进行人工抹平,力求实现无缝对接。
03、厚度控制
使用带齿刮板或铝合金刮尺按标高刮平,确保整体平整度一致,外观协调。
04、伸缩缝处理
在砂浆料摊铺前,根据伸缩缝宽度选用合适的三合板、五合板或KT板挤塑板,裁成适当高度后嵌入伸缩缝中。待修补砂浆固化后取出,保留原有伸缩缝。
05、高低不平
施工前检查路面高低差,如差异过大,先对低洼处进行砂浆填充至平整,再进行整体路面砂浆摊铺。凸起部分可采用切割或打磨方式去除,确保与整体路面基本平齐。
06、坡度过大
砂浆搅拌不宜过稀,厚度控制在2-3cm。如厚度超过2cm,可分层摊铺施工。
07、面层起泡
在砂浆摊铺前,确保原路面充分洒水至饱和状态,并涂抹界面剂封闭底层。严格控制砂浆用水量,避免过稀导致沉沙和面层起泡。
08、原路面裂缝过大
对于原路面存在的裂缝或裂纹(裂缝宽度≥2cm时,应提前扩缝处理),应提前铺设玻璃纤维网格布,以防止底层裂纹反射到面层。面层砂浆搅拌不宜过干,避免干燥裂纹;摊铺厚度应适中,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裂纹产生。
09、破损麻坑与起皮
使用角磨机对破损区域进行全方位打磨,特别是破损周边,需打磨至露出新茬,以便修补砂浆更好地结合。